公玩弄年轻人妻HD|人妻洗澡被强公日日澡电影|公车上的人妻沦陷完整版|娇妻穿丁字裤公交车被C|巜趁夫不在给给公侵犯了一天

最新動態

?

2020年9月10月國資國企改革政策與實踐動態

 

01、政策方面

 

國資委印發《關于深化中央企業內部審計監督工作的實施意見》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建立健全國有企業、國有資本審計監督體系和制度的工作部署,圍繞形成以管資本為主的國有資產監管體制,推動中央企業建立符合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要求的內部審計領導和管理體制機制,國資委印發《關于深化中央企業內部審計監督工作的實施意見》

 

《實施意見》對企業內部審計監督工作的八個方面提出要求,包括:強化統一管控能力、提升內部審計監督效能、促進權力規范運行和責任有效落實、強化對重點領域的監督力度、強化境外內部審計、加強內控體系審計、促進審計整改與結果運用和加強出資人對內部審計工作的監管。

 

《實施意見》提到,要對混合所有制改革全過程進行審計監督。將混合所有制改革過程中的決策審批、資產評估、交易定價、職工安置等環節納入內部審計重點工作任務,及時糾正混合所有制改革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偏差。規范開展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參股企業的審計,通過公司章程、參股協議等保障國有股東審計監督權限,對參股企業財務信息和經營情況進行審計監督,堅決杜絕“只投不管”現象。(新聞來源:國資委)

 

 

中國人民銀行發布《金融控股公司監督管理試行辦法》

 

 
主要內容

 

中國人民銀行發布《金融控股公司監督管理試行辦法》,以規范金融控股公司行為,加強對非金融企業等設立金融控股公司的監督管理,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

 

《金控辦法》將符合以下情形的金融控股公司納入監管一是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為境內非金融企業、自然人以及經認可的法人;二是實質控制兩類或兩類以上金融機構;三是實質控制的金融機構的總資產或受托管理資產達到一定規模,或者按照宏觀審慎監管要求需要設立金融控股公司。對于金融機構跨業投資控股形成的金融集團,參照《金控辦法》確定監管政策標準,具體規則另行制定。

 

《金控辦法》監管架構為:人民銀行對金融控股公司實施監管,金融管理部門依法按照金融監管職責分工對金融控股公司所控股的金融機構實施監管。人民銀行會同相關部門建立金融控股公司監管跨部門聯合機制,加強監管合作和信息共享。

 

《金控辦法》從四個方面規范金融控股公司的股東和資本管理一是在核心主業、公司治理、財務狀況、股權結構、風險管理等方面,對股東資質提出要求,并對主要股東、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連續盈利等提出差異化要求。二是投資資金來源應依法合規,監管部門對其實施穿透管理。三是設定負面清單,明確禁止金融控股公司控股股東從事的行為。四是建立資本充足性監管制度,金融控股集團的資本應當與其資產規模和風險水平相適應。

 

《金控辦法》從三個方面對金融控股公司的股權結構提出要求:一是金融控股公司的股權結構應當簡明、清晰、可穿透,法人層級合理,與自身資本規模、經營管理能力和風險管控水平相適應,其所控股機構不得反向持股、交叉持股。二是金融控股公司所控股金融機構不得再成為其他類型金融機構的主要股東,但金融機構控股與自身同類型的或者屬于業務延伸的金融機構并經金融管理部門認可的除外。三是在《金控辦法》實施前已存在的、但股權結構不符合要求的企業集團,經金融管理部門認可后,在過渡期內降低組織架構復雜程度,簡化法人層級。

 

《金控辦法》從四個方面公司治理和風險管理提出要求:一是金融控股公司應當完善公司治理結構,依法參與所控股機構的法人治理,不得干預所控股機構的獨立自主經營。對金融控股公司的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任職實施備案管理。二是金融控股公司應當在并表基礎上建立健全全面風險管理體系,覆蓋所控股機構和各類風險。三是建立健全集團風險隔離機制,規范發揮協同效應,注重客戶信息保護。四是加強關聯交易管理,集團相關關聯交易應依法合規、遵循市場原則。(新聞來源:新京報)

 
 
相關解讀

 

長期以來,我國一直未將金融控股公司作為整體納入監管,個別非金融企業盲目向金融業擴張,股權結構和組織架構復雜,甚至存在交叉持股、虛假注資等突出問題。

 

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金融控股公司監督管理試行辦法》自11月1日起正式施行,為金控公司模式在我國的發展提供了監管框架。政策明確了金控準入條件和持續監管要求,從頂層設計上確保了監管體系的完備性,將有效推動金控公司開展有益創新,符合國際通行做法。《國務院關于實施金融控股公司準入管理的決定》《金融控股公司監督管理試行辦法》的相繼發布,初步搭建起金融控股公司監管制度框架,明確對非金融企業投資控股金融機構而形成的金融控股公司依法準入,接受監管。

 

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表示,要始終把服務實體經濟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聚焦支持小微企業、民營企業、先進制造業等薄弱領域和關鍵環節,持續創新金融服務方式。發揮綜合金融優勢,進一步提高金融可及性,更精準對接多樣化金融需求。探索應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分布式數據庫等新興技術,依托金融科技提升金融服務質量與效率。加強風險防控,堅決守住不發生重大風險的底線。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表示,未來金控公司發展有幾個關鍵點一是發展目標不應以規模為導向,二是要提升投資效率,三是要參與培育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動能。(新聞來源:中國經濟網)

 
 

廣東省國資委印發《廣東省省屬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操作指引》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于積極穩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決策部署,規范省屬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廣東省國資委印發《廣東省省屬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操作指引》,系統確定了改革方向,規范了混改操作要求,明確了關鍵問題和考量因素。

 

混改方案重點關注可行性研究、合理設置股權結構、投資者選擇和資產業務整合。對股權混合規范性做出要求:一是履行決策程序,二資產審計評估,三是公開引進投資者。運營機制改革主要內容包括:完善公司治理、深化三項制度改革和優化激勵約束機制。推進混改工作的保障措施包括:建立工作機制、建立容錯糾錯機制、爭取政策支持和建立報告制度,定期報送混改進展情況。(新聞來源:廣東省國資委)

 

 

上海市國資委印發《關于上海市國資委監管企業主業管理辦法》

 

上海市國資委印發《關于上海市國資委監管企業主業管理辦法》,推動國有企業聚焦主責主業,提升國有經濟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

 

分類監管根據對市場競爭類、金融服務類、功能保障類企業實施分類監管的要求,分類明確主業管理重點

1. 對市場競爭類監管企業,以主業利潤、凈資產收益率、創新投入、品牌價值、行業排名或市場占有率、資產負債率等定量指標為重點;

2. 對金融服務類監管企業,以主業利潤、凈資產收益率、創新投入、金融科技應用水平、行業排名、行業監管部門分類評價結果等定量指標為重點;

3. 對功能保障類監管企業,以戰略任務和專項任務推進節點、公共設施建設和運營成效、民生服務滿意度、行業監管部門分類評價結果等定量定性相結合的指標為重點。

 

主業確立標準:

 

1. 主業名稱參照《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標準確定,關聯度高、協同性強的業務可適當歸類;

2. 主業可分為核心業務和培育業務兩類,其中,核心業務原則上不超過3 個,培育業務原則上不超過2 個。“核心業務”是指已形成較大的資產規模,具有持續穩定的盈利能力,體現企業核心競爭力,反映企業行業地位,能支撐企業未來長遠發展的業務;“培育業務”是指目前總資產、營業收入或利潤總額占比較小,但符合上海“五個中心”定位,代表產業發展方向,未來可望成為企業核心業務的業務;

3. 納入核心業務的單項業務板塊總資產、營業收入或利潤總額占企業總量的比重原則上不低于20%。

 

主業目錄調整監管企業主業目錄審定后,原則上在三年規劃期內不作調整。監管企業根據改革發展的情況,認為確有必要調整主業目錄的,由監管企業董事會或類似決策機構研究提出調整理由,可以在重新計算業務占比的基礎上向市國資委申請。監管企業培育業務在培育期內實現預期發展目標,總資產、營業收入或利潤總額在企業總量的占比達到20%以上的,可轉為核心業務;未達到預期發展目標的,視情況做出主業目錄調整安排。

 

全程監管:

1. 企業自評監管企業應當組織開展主業發展情況評估

2. 監測評價市國資委建立主業管理監測評價體系。

3. 分類考核市國資委依據主業目錄,對不同類型的監管企業,合理設置主業經營業績考核指標,實施分類考核。

4. 聯動機制市國資委會同行業監管部門建立主業管理信息共享、考核聯動機制。(新聞來源:上海市國資委)

 

02、實踐方面

 

國企改革三年行動

 

 中央層面: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五項要求

 

國有企業改革三年行動是未來三年落實國有企業改革“1+N”政策體系頂層設計的具體施工圖,是可衡量、可考核、可檢驗、要辦事的。

 

實施國有企業改革三年行動的五項要求一是國有企業要成為有核心競爭力的市場主體,積極穩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二是在創新引領上,以硬實力暢通大循環,進行大膽充分的激勵;三是提升產業鏈供應鏈水平,國企民企要相互配合,推進兼并重組和戰略性組合,中央企業要堅決壓縮管理層級;四是要在保障社會民生和應對重大挑戰等方面發揮特殊保障作用,建立健全符合國際慣例的補貼體系;五是要在維護國家經濟安全方面發揮基礎性作用。(新聞來源:國資委)

 

 中央層面:國企改革“五舉措”,央企重組“三步走”

 

國資委提出從五個方面落實“國企改革三年行動計劃”,以確保目標任務完成。  

 

第一,強化國有企業的財務剛性約束,在市場競爭中優勝劣汰。另外,改變行政化的管理思維和方式,強化資本紐帶關系,維護企業法人財產權和經營自主權。

 

第二,推進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簽訂聘用協議和業績合同,按照約定嚴格考核,實施聘任或者解聘、兌現薪酬。所有的中央企業到2022年必須全面實施中央企業經理層任期制契約化,同時也優先支持商業類子企業按照市場化選聘、契約化管理、差異化薪酬、市場化退出的原則,加快職業經理人制度建設。 

 

第三,加快建立和實施以勞動合同管理為關鍵,以崗位管理為基礎的市場化用工制度,大力推行員工公開招聘,管理人員競爭上崗,末等調整和不勝任退出制度。

 

第四,強化正向激勵。一方面,進一步調整工資總額的管理辦法,實行工資總額周期預算制管理,給企業在這方面有更多調整力度。另一方面,要進一步推動企業內部分配調整,真正做到一崗一薪,打破平均主義。在正向激勵上還要進一步推動中長期激勵。同時,鼓勵企業建立超額利潤分享機制,鼓勵從事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的國有企業實施項目跟投制度。 

 

第五,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要對企業家高度信任,充分授權,對敢于負責、敢于擔當、善于作為、實績突出的領導人員,給予更大力度的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堅持公私分明、功過厘清,創造性制定盡職盡責、合規免責事項清單,對程序合規產生的正常損失,要按照商業原則公平判斷事非,以較長周期客觀綜合評價功過,切實營造尊重和激勵企業家干事創業的良好氛圍,讓國有企業家成為創新發展的探索者、組織者,成為深化改革的先行者、帶頭人。

 

央企重組接下來將向三個方面發展:

 

其一,進一步加快中央企業集團層面戰略性重組,聚焦國家戰略落實,推進企業強強聯合,推動國有資本向關系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集中,加快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 

 

其二,加大專業化整合力度,聚焦提升資源配置效率,以業務做強做精為目標,通過無償劃轉、有償收購、股份制合作等方式,推動企業聚焦主業主責,努力解決重復建設和同質化發展等問題。 

 

其三,進一步加強海外布局,跨國并購要聚焦企業之間的融合發展,推動中央企業與地方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外資企業按照市場化原則有序重組整合,與各類企業實現共同發展、合作共贏。(新聞來源:新浪網)

 

 中央層面:國企改革三年行動聚焦八方面重點任務

 

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將聚焦8個方面的重點任務——首先要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形成科學有效的公司治理機制;二是推進國有資本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聚焦主責主業,發展實體經濟,提升國有資本配置效率;三是積極穩妥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促進各類所有制企業取長補短、共同發展;四是要激發國有企業的活力,健全市場化經營機制,加大正向激勵力度;五是形成以管資本為主的國有資產監管體制,著力從監管理念、監管重點、監管方式、監管導向等多方位實現轉變;六是推動國有企業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強化國有企業的市場主體地位;七是推動一系列國企改革專項行動落實落地;八是加強國有企業黨的領導黨的建設,推動黨建工作與企業的生產經營深度融合。(新聞來源:人民網)

 

 

國企改革

 

 中央層面:以釘釘子精神堅定不移搞好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

 

十九屆五中全會強調,要準確理解全會對國資國企工作作出的新部署新要求,以釘釘子精神堅定不移搞好國有企業。要對照《建議》對企業和行業提出的新要求率先抓好貫徹落實,在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優化國土空間布局、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統籌發展和安全、加快國防和軍隊現代化等領域結合企業實際,加大工作力度。

 

要全面貫徹落實《建議》專門對國資國企作出的重要部署。要充分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堅持“兩個毫不動搖”,著力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深化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深化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改革,加快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加快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積極健全管資本為主的國有資產監管體制,推進能源、鐵路、電信、公用事業等行業競爭性環節市場化改革。

 

要以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為抓手,將主要精力集中到整體推進、督促落實上,力求見行動、見實效,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發揮國有經濟戰略支撐作用,不斷增強國有經濟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撐。(新聞來源:國資委)

 

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對更好服務國家戰略目標、更好適應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具有重要意義。要堅持問題導向,針對當前國有經濟布局結構存在的問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聚焦戰略安全、產業引領、國計民生、公共服務等功能,調整存量結構,優化增量投向,更好把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堅決防止國有資產流失,不斷增強國有經濟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新聞來源:人民網)

 

 

專項改革工程

 

 中央層面:聚焦三大機制,縱深推進“雙百行動”綜合改革

 

翁杰明在國企改革“雙百行動”現場推進會上表示,未來,各中央企業和各地國資委要在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中,縱深推進“雙百行動”綜合改革,率先完成重點任務,更好發揮引領示范帶動作用。

 

在400余戶“雙百企業”中,八成以上“雙百企業”建立了董事會,實現外部董事占多數,董事會職權進一步落實;半數以上“雙百企業”有序實施了混合所有制改革,有些已經成功上市;近200戶“雙百企業”在本級開展了經理層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或者推行了職業經理人制度,覆蓋面遠高于其他國有企業;100余戶“雙百企業”開展了股權、分紅權等不同方式的中長期激勵。截至目前,‘雙百企業’全員勞動生產率超出中央企業平均水平50.7%,近三年復合增長率達9.9%。

 

“雙百行動”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要在每個央企或地方國資系統內部,發掘和培育幾個“尖子生”,進而影響和帶動更多國有企業深化改革。對“尖子生”的要求,就不能只是高質量、高標準完成規定動作,更要敢于大膽探索、銳意創新,實施更多行之有效的自選動作,大刀闊斧、動真碰硬搞改革。各中央企業和各地國資委要指導“雙百企業”更加尊重基層首創,鼓勵探索創新,協調解決共性問題,加快健全容錯糾錯機制,賦予“雙百企業”更大的改革自主權,支持“雙百企業”以破解重點難點問題為著力點和突破口,推動更高水平、更深層次、更大力度的綜合性改革。

 

對于如何推進更深層次的改革,翁杰明強調要聚焦“三大機制”

 

第一,治理機制上,要加快實現董事會應建盡建、配齊配強,外部董事原則上占多數;絕不能在管控模式上搞“一刀切”,鼓勵探索對“雙百企業”實施更加市場化差異化管控模式,提高“雙百企業”經營決策效率。

 

其次,用人機制方面,各中央企業、各地國資委要指導推動“雙百企業”在今年年底前率先實現經理層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具備條件的要加快推行職業經理人制度;要大力引進和培養高端人才,特別是科技人才;要加快健全市場化用工制度,實施管理人員競爭上崗、末等調整和不勝任退出制度。

 

針對激勵機制,各中央企業、各地國資委和“雙百企業”要在內部分配上更多向科技人才、關鍵崗位核心人才等群體傾斜;用好用足現行的股權、分紅權、員工持股等激勵政策,建立起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中長期激勵機制;要支持“雙百企業”積極探索超額利潤分享、骨干員工跟投等激勵方式。(新聞來源:國資委)

 

 中央層面:賦予“科改示范企業”更大改革自主權,發揮引領示范帶動作用

 

今年啟動的科改示范行動,是繼國企改革“雙百行動”“區域性綜改試驗”后的又一國企改革專項工程,共選取了200余戶改革創新緊迫性較強的國有科技型企業,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進一步推動深化市場化改革,打造一批國有科技型企業改革樣板和自主創新尖兵,在此基礎上復制推廣成功經驗。

 

在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保證正確改革方向、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的前提下,各中央企業和各地國資委要賦予“科改示范企業”更大的改革自主權,對企業實施更加靈活的差異化管控模式要落實“三個區分開來”要求,制定盡責合規免責事項清單,對程序合規的投資、混改、重組、資產交易等產生的正常損失,按商業原則公平判斷是非,以較長周期客觀綜合評價功過。

 

在持續強化正向激勵激發人才活力方面,“科改示范行動”將實現新突破。按照會議部署,要積極穩妥分層分類開展混合所有制改革,特別是商業一類的科技型企業,要充分釋放更大比例的股權,支持引入持股比例超過三分之一的非國有資本,鼓勵發揮積極股東作用;支持引入科技協同性強,有利于推進產學研用一體化和建立創新聯合體的戰略投資者。優先支持“科改示范企業”用好工資總額單列政策,建立更具靈活性和市場競爭力的薪酬分配機制,單列政策要優先考慮科研技術骨干、關鍵崗位和團隊、緊缺急需的高層次高技能人才等群體。要逐一梳理評估“科改示范企業”實施中長期激勵的必要性、可行性,選擇合適的激勵工具,針對高管人員、科研人員、技術骨干等不同群體,建立起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中長期激勵機制。(新聞來源:國資委)

 

 中央層面:中國電信翼支付:以“混資本”促“改機制” 創新驅動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中國電信在“雙百行動”中,聚焦治理機制、用人機制、激勵機制,以旗下翼支付為綜合性改革深入推進試點,通過多項創新舉措和體系建設,不斷激發企業創新活力,提升運營效率。

 

健全公司治理機制方面,翼支付全面強化黨的領導,始終堅持兩個“一以貫之”,公司章程明確了黨委研究討論是董事會、經理層決策重大經營管理事項的前置程序;通過建立健全“三會一層”治理結構,完善公司章程和內控制度,推動企業各層級履職行權,實現“黨委統領、股東會授權、董事會審批、經理層落實、監事會監督”各治理主體權責明晰。

 

結合董事會組建工作,該公司章程還明確了落實和維護董事會依法行使重大決策、選人用人、薪酬分配等方面的具體權利,授權董事會審批公司凈資產10%以內(約1.2億)的各類經營事項,確保董事會職權落實到位。翼支付董事會通過依法、依章行使職權,已審議通過聘任公司總經理、年度財務預決算、啟動二輪引戰及掛牌進場交易、建立市場化激勵約束體系等重要議案。

 

用人機制方面,翼支付企業內部,“能者上、優者獎、庸者下、劣者汰”的選人用人機制,是確保公司保持不竭發展動力的“源頭活水”。早在該公司成立之初,就建立起包括培訓生計劃、“鴻鵠計劃”在內的優秀年輕人才、高潛人才培養通道。該公司還通過“筑巢引鳳”計劃,積極引入人工智能、區塊鏈等科技類高端人才和行業專家。這些擁有互聯網、金融行業工作經驗的“高、精、尖、缺”型人才的引入,有效強化了核心人才隊伍建設。

 

激勵機制方面,該公司建立起述能、述職制度,結合業績和答辯情況,對部門負責人、管理序列人員、專業序列人員進行考核,并以考核結果兌現薪酬,“真刀真槍”地推進薪酬市場化改革,完善中長期激勵機制。同時,企業同步實施股權激勵計劃,目前已有160多名核心骨干員工(約占員工總數的24%)獲得股權,投后出資比例約為1.5%。上述舉措充分調動了員工干事創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實現了員工個人利益與公司長期利益的緊密捆綁與高效協同。(新聞來源:國資委)

 

 地方層面:與時俱進全面深化改革

 

改革永遠在路上,改革之路無坦途。當前,改革又到了一個新的歷史關頭,很多都是前所未有的新問題,推進改革的復雜程度、敏感程度、艱巨程度不亞于40年前,必須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堅持摸著石頭過河和加強頂層設計相結合,不失時機、蹄疾步穩深化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提高改革綜合效能。

 

黨中央經過深入研究,決定以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為契機,支持深圳實施綜合改革試點,以清單批量授權方式賦予深圳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更多自主權,一攬子推出27條改革舉措和40條首批授權事項。

 

深圳經濟特區要扛起責任,牢牢把握正確方向,解放思想、守正創新,努力在重要領域推出一批重大改革措施,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重大制度創新成果。要著眼于解決高質量發展中遇到的實際問題,著眼于建設更高水平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需要,多策劃戰略戰役性改革,多推動創造型、引領型改革,在完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創新鏈產業鏈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高水平開放型經濟體制、民生服務供給體制、生態環境和城市空間治理體制等重點領域先行先試。

 

要優化政府管理和服務,全面推行權力清單、責任清單、負面清單制度,加快構建親清政商關系。要進一步激發和弘揚企業家精神,依法保護企業家合法權益,依法保護產權和知識產權,激勵企業家干事創業。

 

 地方層面:深圳國企改革如何深化?國企領導人增量業績緊密掛鉤激勵薪酬

 

10月18日,深圳綜合改革試點方案40條首批授權事項清單正式對外發布。在深化國資國企綜合改革方面,清單提到兩項具體舉措

 

一是支持深圳開展區域性國資國企綜合改革試驗,賦予更大改革自主權,鼓勵結合實際推行更為靈活、更具創新性的改革舉措。

 

二是支持完善區別于黨政領導干部、符合市場經濟規律和企業家成長規律的國有企業領導人員管理機制,探索與企業市場地位和業績貢獻相匹配、與考核結果緊密掛鉤、增量業績決定增量激勵的薪酬分配和長效激勵約束機制。(新聞來源:新浪網)

 

 

混合所有制改革

 

 中央層面:國企改革與資本市場聯動 并購重組及混改成重要陣地

 

國務院發布的《關于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下稱《意見》),釋放借力資本市場推進國企改革的信號。《意見》在促進市場化并購重組方面提出,要充分發揮資本市場的并購重組主渠道作用,鼓勵上市公司盤活存量、提質增效、轉型發展。發揮證券市場價格、估值、資產評估結果在國有資產交易定價中的作用,支持國有企業依托資本市場開展混合所有制改革。

 

從數據來看,今年以來國有企業借力資本市場推進并購重組始終呈現出較為活躍的態勢。據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按首次公告日計算,剔除交易失敗案例,今年以來截至10月11日,A股市場共發生502起國企并購重組計劃,占全市場1625起并購重組計劃的30.89%;從項目進度看,120起已完成,382起正在進行中。從企業性質來看,有119起涉及央企國資控股公司、226起涉及省屬國資控股公司、148起涉及地市國資控股公司、9起涉及其他國有公司。

 

值得關注的是,在上述502起國企并購重組計劃中,共涉及371家上市國企,而截至目前,包括央企國資控股公司、省屬國資控股公司、地市國資控股公司及其他國有公司在內的上市國企共1216家。也就是說,今年約有三分之一的上市國企正積極推進并購重組計劃。(新聞來源:國資委)

 

 中央層面:“一企一策”推進混改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國有企業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它不是全部,不存在“一混就靈”。因此,不能搞“一刀切”,一窩蜂而上,而是要根據企業的實際,根據工作的成熟度,“一企一策”來加以推進。

 

下一步推進央企混改,具體有以下幾個方面的考慮:


第一,分層分類推動改革。混改更多是要聚焦到國有資本投資公司、運營公司所出資企業和商業一類子企業。

 

第二,合理設計和優化股權結構。鼓勵國有控股的上市公司引進持股占5%甚至5%以上的戰略投資者進來,作為積極股東參與治理,至于非上市公司,相應的股比還可以再大一些,也就是說“宜獨則獨、宜控則控、宜參則參”。

 

第三,深度轉換經營機制。支持和鼓勵國有企業集團對相對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業實施更加市場化的差異化管控,希望混改的企業在勞動人事分配機制方面率先突破,真正形成富有活力的市場化經營機制。

 

第四,要以混合所有制改革為抓手,在產業鏈、供應鏈上,與民營企業、中小企業不斷深化合作,形成相互融合、共同發展的局面。

 

第五,要始終堅持黨的領導黨的建設。一定要做到混改進行到哪里,黨的建設就要覆蓋到哪里。(新聞來源:中國經濟網)

 

 地方層面:混改駛入“快車道”:徐工集團成功引入戰略投資

 

徐工集團與江蘇省國信集團等3家國有控股企業簽訂總額為54億元的股權轉讓協議,徐工有限與上海國盛集團等12家戰略投資者和員工持股平臺簽訂總額為156.56億元的增資協議,標志著徐工集團在深化改革發展上邁出了關鍵性一步,在徐工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新聞來源:國資委)

 

 

創新驅動發展

 
 地方層面:深圳“科技+”戰略啟動實施,國資國企踏上創新驅動發展新征程
 
為搶抓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深圳先行示范區和實施綜合改革試點重大歷史機遇,實現深圳市國資規模能級、品牌能級、質量能級的全面躍升,深圳市國資委緊抓數字經濟時代命脈,率先提出國資國企改革發展“科技+”戰略,在新的階段以科技創新為源動力,以科技產業為主體,以創新科技場景應用為手段,以智慧管理為保障,通過“科技+產業”和“科技+管理”雙舉措,加快存量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增量布局高新技術產業,推進國資國企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發力構建深圳市國資國企科技生態。(新聞來源:深圳市國資委)
 
 

售后熱線
返回頂部
麻江县| 将乐县| 稻城县| 安多县| 城市| 京山县| 永顺县| 天全县| 米泉市| 宜兰市| 济源市| 准格尔旗| 策勒县| 安顺市| 揭阳市| 孝昌县| 阳原县| 大城县| 普定县| 三都| 柳河县| 邛崃市| 缙云县| 光泽县| 上饶市| 阿图什市| 凉城县| 阳谷县| 望城县| 循化| 乐山市| 图木舒克市| 景东| 永兴县| 绥滨县| 黑山县| 普兰县| 南京市| 清原| 安国市| 固安县|